水利闸门门槽对于闸门的正常运行、定位和止水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,其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到闸门的使用性能 。在水利工程的庞大体系中,闸门门槽虽看似不起眼,却是保障工程正常运行的关键部分。那么,究竟什么是闸门门槽呢?
闸门门槽,简单来说,是在闸墩上专门布设的一种结构,其主要用途是为平板闸门提供放入、支承和固定的空间,因而也被简称为门槽。在众多采用平面闸门的中小型水闸的闸墩部位,都能看到它的身影。
闸门门槽的作用不容小觑。为了达成减小启闭门力以及实现闸门封水的重要功能,门槽部分的混凝土中会埋设各类导轨等铁件。这些铁件种类多样,包括滑动导轨、主轮、侧轮及反轮导轨、止水座等等。它们各司其职,共同保障着闸门的正常运作。
而这些埋件在混凝土中的埋设方式,根据水闸规模大小有所不同。对于小型水闸,因其导轨铁件相对较小,在闸墩立模时,施工人员可将其预先固定在模板内侧。如此一来,在闸墩混凝土浇筑过程中,导轨等铁件就自然地被浇入混凝土之中,成为一个整体。这种方式操作相对简便,能较好地保证铁件位置的准确性。
中型水闸则有所不同,其导轨较大且较重,要在模板上固定难度较大。此时,预留槽并采用浇二期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更为适宜。这种方法先预留出放置导轨等铁件的槽位,待合适时机再进行混凝土浇筑,将铁件稳固地埋入其中。
闸门门槽对于闸门的正常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。引导着闸门平稳地开启和关闭,确保其定位准确无误。同时,门槽中的止水座等部件,能够有效阻止水流的渗漏,实现良好的封水效果。可以说,闸门门槽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闸门的使用性能。如果门槽施工出现偏差,可能导致闸门运行卡顿、无法准确就位,进而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的调控能力。止水效果不佳还可能引发漏水问题,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,长期下来还可能对工程结构产生损害。因此,在水利工程建设中,须高度重视闸门门槽的设计与施工,确保其质量可靠,为水利设施的稳定运行筑牢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