钢制闸门门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结构,由多种埋件组成,如底槛、主轨、侧轨、反轨和门楣等,这些埋件共同构成了门槽的整体结构,不同的埋件承担着不同的功能,相互配合保证门槽的正常使用。铄洋重工多年经验为您梳理如下。
一、钢制闸门底槛安装
1、底槛安装前,对其进行检查,确保其尺寸、平整度等符合设计要求。采用吊车将底槛吊运至安装位置,通过水准仪、楔子板和千斤顶等工具调整其高程,使底槛的水平度偏差不超过规定值(一般不超过±2mm/m)。
2、利用经纬仪检查和调整底槛的中及桩号,使其位置偏差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(一般不超过±5mm)。调整、检查各项控制尺寸满足安装要求后,用加固材料或锚钩对底槛进行加固,并与一期混凝土中的钢筋可靠焊接,焊接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。
3、加固完成后再次检查底槛的各项控制尺寸,满足要求后,焊接锚杆,交土建单位进行混凝土浇注。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,要安排专人监护,防止底槛发生位移。
二、钢制闸门主轨、反轨安装
1、待底槛二期砼保养期到后,根据图纸要求在底槛上放出主轨、反轨的定位线。
2、吊装下一节主轨、反轨就位,利用经纬仪调整其位置和垂直度,平面度通过吊垂线测量检查,各项数据合格后进行适当加固。主轨、反轨的安装应同步进行,以便于尺寸的控制。
3、逐节吊装主轨、反轨就位,每安装一节都要进行位置、垂直度和平面度的调整,并进行可靠加固。主轨、反轨工作段安装完毕后,各项偏差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,如主轨工作面、止水座板表面节间接头处的错位允许偏差0.5mm;主轨、止水座板工作表面扭曲在工作范围内,允许偏差0.5mm。
三、钢制闸门门楣安装
1、门楣的安装一般安排在门叶安装完成以前、就位之前。门楣就位前应对一期埋筋进行处理,将过长的钢筋割至合适的长度。
2、然后将门楣吊至安装位置牢固挂上,通过测量和调整,确保门楣的各项几何尺寸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,如门楣的高程偏差、水平度偏差等应在规定范围内。
四、钢制闸门门槽埋件安装质量检查与验收
1、过程检查
在门槽埋件安装过程中,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,每完成一道工序,都要对该工序的质量进行检查,发现问题及时整改。
监理单位应进行旁站监理,对关键工序、关键部位进行监督,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。
2、门槽埋件验收
门槽埋件安装完成后,施工单位应提交安装记录和自检报告,申请验收。
建设单位组织监理、设计、施工等单位进行联合验收,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门槽埋件的安装尺寸、焊接质量、防腐质量等进行检查和测量,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或投入使用。